根据我目前的理解,在为序列分类任务训练了一个RNN/LSTM模型后,我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预测,
- 使用最后的状态,并通过一个softmax层进行预测
- 使用所有时间步的状态,在每个时间步进行预测,并在总和预测后取最大值
一般来说,有没有选择其中一种方法的理由?还是这取决于具体应用?另外,如果我决定使用第二种策略,我应该为每个时间步使用不同的softmax层,还是为所有时间步使用一个softmax层?
回答:
我从未见过任何实现第二种方法的网络。最明显的原因是,除了最后一个状态之外,其他的状态都没有看到整个序列。
以评论情感分类为例,它可能从几个正面方面开始,之后出现一个“但是”后面跟着一系列缺点。在“但是”之前的所有RNN单元都将受到偏见,它们的状态无法反映真实的标签。它们中有多少输出正面类别以及它们的置信度有多高重要吗?无论如何,最后一个单元的输出将是一个更好的预测器,所以我认为没有理由考虑之前的单元。
如果数据的顺序性在特定问题中不重要,那么RNN总体来说似乎不是一个好的方法。否则,你最好使用最后的状态。
然而,在带有注意力机制的序列到序列模型中有一个例外(例如参见这个问题)。但这是不同的,因为解码器在每个步骤预测一个新的标记,因此它可以从查看早期状态中受益。此外,它还使用了最终的隐藏状态信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