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一篇论文中,我看到了关于层及其相应感受野关系的表格。我有两个问题:
1) 如何计算这种关系,有没有可以遵循的公式?
2) 例如,在最后几层,如pool5
、fc6&fc7
,它们的感受野非常大。fc6&fc7的感受野是404*404。如果训练图像是256*256
,这是否意味着fc6&fc7
能看到256*256
边界之外的很多像素(或者只是浪费了fc6&fc7
的功能,它的感受野是404*404)?我不知道如何理解在执行分类/特征提取工作时,特定层的感受野的物理意义。
回答:
假设你有两层之间有一个最大池化层。第一层是一个卷积层,滤波器大小为3X3,步长为1X1,然后是一个最大池化层,池化大小为2X2,步长为2X2,再然后是第二层卷积层,滤波器大小为3X3,步长为1X1。
第一层查看原始图像的3X3邻域,因此感受野为3X3。接着,最大池化层有效地将图像按二倍因子下采样,因此输入到第二层的图像是原始图像按二倍因子下采样的结果。现在,第二层也在下采样的图像上查看3X3的邻域,这意味着这个滤波器实际上查看的是来自原始图像的(downsampleFactor*filterSize)X(downsampleFactor*filterSize)邻域的像素!因此,感受野变为6X6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