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使用CNN进行图像分类;我使用keras的ImageDataGenerator进行数据增强
我觉得我可能遗漏了一些东西。
A /// train =model.fit_generator(image_gen.flow(train_X, train_label, batch_size=64),epochs=100,verbose=1,validation_data=(valid_X, valid_label),class_weight=class_weights,callbacks=[metrics],steps_per_epoch=len(train_X)/64) # 1 epoch =20 secondesB /// train =model.fit_generator(image_gen.flow(train_X, train_label, batch_size=15),epochs=100,verbose=1,validation_data=(valid_X, valid_label),class_weight=class_weights,callbacks=[metrics],steps_per_epoch=len(train_X)/15) # 1 epoch = 60 secondesC /// train =model.fit_generator(image_gen.flow(train_X, train_label, batch_size=256),epochs=100,verbose=1,validation_data=(valid_X, valid_label),class_weight=class_weights,callbacks=[metrics],steps_per_epoch=len(train_X)/256) # 1 epoch =345secondes
在情况A中,我使用64的批次大小,每个epoch需要20秒。情况B中使用15的批次大小,每个epoch需要60秒。情况C中使用256的批次大小,每个epoch需要345秒。
我的理解如下:
–批次大小 = 用于更新权重的图像数量。如果我有100张图像,使用批次大小为10,那么每个epoch权重将更新10次。我的理解正确吗?
Steps_per_epoch 是Keras数据增强器生成的图像数量。因为我设置的值为长度(Train_X)/批次大小,这应该意味着在权重更新前使用了批次大小的数据。我的理解正确吗?
如果我的两个说法都正确,那么减少批次大小应该会增加一个epoch的时间,因为会有更多的权重更新。
为什么我在使用批次大小为64时,epoch时间最短?为什么在使用批次大小为256时,epoch时间会很长?
如果您有更多信息或重新表述,请告诉我
编辑:我不明白为什么,但我设置批次大小为256时,每个epoch的总步数(样本批次)是256,而应该是len(Train_X)/256 (=58)
回答:
在这种情况下,更新权重的时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
您可以检查计算是否需要在内存和磁盘之间传输数据
当使用256大小时
如果您想通过增加批次大小来减少时间,可以设置并发任务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