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Sebastian Thrum的这个视频中,他提到监督学习使用“标记”数据,而无监督学习使用“未标记”数据。他所说的这是什么意思?在谷歌搜索“标记与未标记数据”会返回许多关于这个话题的学术论文。我只想知道基本的区别。
回答:
通常,未标记数据包括自然或人造制品的样本,这些样本可以相对容易地从世界中获取。未标记数据的例子可能包括照片、音频录音、视频、新闻文章、推文、X光片(如果您在从事医疗应用)等。未标记数据的每件物品都没有“解释”——它仅包含数据,没有其他信息。
标记数据通常是基于一组未标记数据,并为每件未标记数据添加某种有意义的“标签”、“标记”或“类别”,这些标签以某种方式提供有用或值得了解的信息。例如,上述类型的未标记数据的标签可能是这张照片是否包含马或牛,这段音频录音中说了哪些词,这段视频中正在进行什么类型的动作,这篇新闻文章的主题是什么,这条推文的整体情感是什么,这张X光片上的点是否是肿瘤等。
数据的标签通常是通过让人类对给定的未标记数据进行判断(例如,“这张照片包含马还是牛?”)来获得的,获取这些标签的成本远高于获取原始未标记数据的成本。
在获得标记数据集后,可以将机器学习模型应用于数据,以便将新的未标记数据呈现给模型,并对该未标记数据可能的标签进行猜测或预测。
机器学习中有许多活跃的研究领域旨在整合未标记和标记数据,以构建更好的、更准确的世界模型。半监督学习试图将未标记和标记数据(或者更广泛地说,只有部分数据点有标签的未标记数据集)结合成集成模型。深度神经网络和特征学习是试图仅构建未标记数据模型的研究领域,然后将标签信息应用于模型的有趣部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