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看到端点误差(EPE)被用作评估流估算与真实流接近程度的指标,但我对此有一些疑问,希望有人能为我解惑:
- 它实际上代表什么?
- 如何计算它?
- 为什么使用它?
回答:
端到端点误差是通过比较估算的光流向量()与真实的光流向量(
)来计算的。
端到端点误差定义为这两者之间的欧几里得距离:
对于视频中的一个给定帧,通常会有许多这样的向量,您的光流估算的常见质量衡量标准是平均端到端点误差。
请注意,您需要带有真实数据的标注视频,否则无法计算此度量。常用的经典数据集是Middlebury光流数据集。对于一个包含此类真实数据(尽管是渲染的)的丰富数据集,可以参考例如MPI Sintel数据集
另一种常见的误差度量是插值误差。其优点是不需要任何真实数据。通过使用光流来外推(“变形”)当前帧来实现插值误差。外推后的图像随后与视频的实际下一帧进行比较。
插值误差可以很好地衡量光流在视频编码中的应用效果,而端到端点误差可以很好地衡量其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的应用效果,如运动中的形状分析等。